足迹
方剂杂论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48章 玉女煎(第2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玄真子抚掌笑道:"此谓引火归宅法。昔年景岳先生创玉女煎,本为少阴不足阳明有余之证。今遇此汞毒伤阴、虚阳浮越之候,正需化裁而用。"

煎药之法更见匠心。熟地需用绍兴女儿红浸泡三日,待其吸足酒香方能入药;石膏煅用,取其沉降之性;麦冬以秋露润透,知母撕作鹅绒细丝。煎成时药香氤氲,竟似雨后竹林清气。

首剂服下,郑氏忽觉小腹坠胀,排出黑如柏油的宿便。牛膝以掌力推运药气:"此乃阴药入络,荡涤积毒。"至夜半时分,妇人浑身战栗如堕冰窟,额头却渗出温热粘汗。熟地将本命花露渡入其口:"此系真阴来复,浮阳归位之佳兆。"

七日调理,变化渐显。第三日郑氏晨起梳妆,铜镜中赫然映出鬓角乌丝;第五日寅时,十年未至的月信竟如期而至,经色鲜红无块;至旬末复诊时,那刻意描画的柳叶眉已换成天然黛色,连嗓音都褪去嘶哑变得清润。

最妙在脉象转变。原本雀啄脉渐渐充盈如滑珠,舌面生出薄白新苔。郑氏捧着药盏感叹:"从前只当滋阴便是寒凉,谁想这玉女煎服下,反如春水融冰,通体暖融。"

玄真子指着观中太极图解说:"夫人之病,犹若离火无坎水相济。玉女煎取熟地为坎水之基,石膏作离火之制,终成水火既济之泰卦。"恰有清风穿堂,吹得太极阴阳鱼悠悠转动。

此番诊治在闺阁中引发震动。城东绣坊娘子们传唱着民谣:"玉女煎,阴阳牵,熟地石膏配成仙。虚火降,真水添,朱颜不改自天然。"连府衙医官都来抄录脉案,叹道:"若非深谙阴阳互根之理,安能识破这假热真寒!"

第三折阴阳化育

腊月廿三,灶王节爆竹声里,清阳观朱漆大门被拍得震天响。绸缎庄少东家陈文瑞裹着三层狐裘仍瑟瑟发抖,担架上铺的锦褥结满冰碴,唇间呵出的白气转瞬凝成霜花。这少年不过弱冠之年,面色却如金纸,嘴角凝结的血痂泛着诡异的紫黑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"七日高热不退,灌下三剂紫雪丹反增呕血!"老仆跪在雪地里连连叩首,额头沾满冰粒,"求仙长救救我家少爷,这可是三代单传的独苗啊!"

石膏药灵化形而至,指尖刚触患者额头便缩回:"这高热蹊跷!虽体若燔炭,但触之如炙手山芋,久按反觉寒彻骨髓。"熟地掀开狐裘,见少年蜷缩如虾,十指紧扣胸前膻中穴,指甲深陷皮肉而不觉。

"且看这舌象。"麦冬凝露为镜,映出患者口中景象——舌体枯瘦如风干橘皮,舌面光剥无釉,唯舌根残留几点芒刺,状若龟裂焦土。知母的碧玉算筹忽然发出蜂鸣,空中浮现经络虚影:足少阴肾经黯淡如将熄炭火,手少阴心经却赤红似熔岩流淌。

牛膝单膝跪地查看患者双足,突然扯开少年中衣。腰际一片蝶形瘀紫触目惊心,边缘泛着铅灰色光泽。"此乃丹石毒斑!"他转向老仆厉声喝问,"三伏天可曾见少爷后颈生出痈疽?夜间是否惊悸如坠深渊?"

老仆浑身剧震:"端午后少爷颈后确生过火疖子,流出的脓血腥臭异常"话音未落,陈文瑞突然痉挛,呕出黑如柏油的污血,其中竟夹杂着朱砂碎粒。

五药灵围炉急商,炉火将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。石膏化出白虎虚影又自行打散:"高热似阳明经证,但脉象细数如雀啄,此乃阴竭阳浮之危候!"熟地摘下发间地黄花,花瓣竟呈现枯萎之相:"真阴枯涸至此,寻常滋阴恐如杯水车薪。"

知母翻动空中光影脉案:"三月前城东玄阳观曾有五石散失窃案,莫非"牛膝猛然击掌:"是了!五石散含钟乳石、硫磺等燥热之品,久服则灼伤真阴。《诸病源候论》有载:服石发者,血暴脱而阴竭,阳无所依则外越。"

麦冬取银针探入呕血,针尖顿时蒙上青雾:"汞毒已入血分,寻常清热凉血药恐难奏效。"她转向熟地:"当以君之本体为舟楫,载石膏之寒凉直入髓海。"

玄真子破例开启丹房密室,取出一坛窖藏三十年的九制熟地。但见黑玉坛中膏体莹润如墨玉,启封时异香扑鼻,竟引得观中枯梅绽放三两点红蕊。"此乃取地黄百斤,九蒸九晒,辅以三江四湖水,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而成。"老道抚须叹道,"今日用在刀刃上了。"

五药灵各展绝学。熟地化入陈年膏滋,如墨龙入海滋养奇经八脉;石膏转为霜气,沿督脉徐徐沉降;麦冬凝露成雾,润泽焦枯三焦;知母化丝如网,缚住妄动相火;牛膝引药归经,将浮阳压入涌泉。

煎药法度更是精妙:取雪水三升,先煎熟地膏至挂旗,再入石膏末文火慢煨。待药香转为甘润时,兑入麦冬露、知母丝,最后撒牛膝末如点睛。汤成色如琥珀,竟在碗中自成太极图案。

喂药过程险象环生。初服半盏,少年突然寒战如筛,体表凝出冰晶。石膏立即化气护住心脉,熟地催动药力温养丹田。忽见患者百会穴腾起赤雾,牛膝暴喝一声,引药气自会阴穴直冲而上,将赤雾逼入足底。

三更时分,陈文瑞浑身高热如退潮般消散,睫毛忽颤:"冷"这声微若蚊呐的呻吟,却令老仆喜极而泣——这是七日来患者首次神志清醒。

玄真子把住脉门颔首:"雀啄脉已转沉细,此乃真阴来复之兆。"取来砂锅将熟地膏与陈仓米同熬,米油泛起时加入麦冬露:"胃气衰微如风中残烛,当以糜粥养之。此粥取地黄精微,合粳米谷气,最是养阴和胃。"

七日后冬至,陈文瑞已能倚坐廊下观雪。原本枯槁的面颊透出玉泽,最奇的是发间竟新生出绒绒黑发。少年抚着腰间淡去的毒斑叹道:"往日只道丹药神奇,哪知差点要了性命。"

药灵们显形于梅树之下。石膏指尖凝霜为少年降温余热,熟地将地黄花别在他襟口:"阴精如灯油,阳火似灯焰。油尽则火熄,岂是添火能救?"牛膝指着远处蒸腾的温泉:"观此汤泉,地火需得活水相济,阴阳之道大抵如是。"

腊月三十,陈府送来"再造之恩"金匾。玄真子却指着患者新生乌发道:"此非贫道之功,乃天地阴阳自和之验。"爆竹声中,五药灵的身影渐渐淡去,唯留观中那株枯梅,不知何时已满树繁花。

此番诊治震动杏林。扬州医会为此特制《丹石误治录》,首篇便载此案。药灵们展现的"以补为通、滋中寓清"之法,开创了治疗丹石中毒的新思路。来年上巳节,陈文瑞徒步登观还愿,昔年羸弱少年已长成英挺儿郎,恰似枯木逢春,正是阴阳和合的最佳见证。

尾章太和之气

惊蛰雷动,清阳观外的桃花汛染红了半面山崖。玄真子端坐丹房,面前摊开的《玉女煎临证录》已批注至末页。五药灵虚影浮现在泛黄纸页间,周身清气与窗外新柳争辉。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52bqg.org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.
上一章目录下一章
.